在“飞天奖”同期举办电视剧精品创作培训班,这是第一次

发布日期:2024-10-14 14:34    点击次数:139

在“飞天奖”颁奖典礼同期举办全国精品电视剧创作经验交流培训班,意义不言而喻——希望学员能够以获奖作品和获奖者为榜样、为标杆,受到感染、受到激励,不断精进本领、投身创作,推出更多精品之作。

“借助飞天奖之际,总局邀请行业主要领导、获奖创作人员,给各地、各平台、各公司的管理者和创作者培训,是个一举两得的好方法”,9月23日,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尹鸿发了这样一个朋友圈。当天下午,他为全国精品电视剧创作经验交流培训班的学员们上了此次培训的最后一节课,主讲内容是“新主流影视创作”。

9月21日至23日,国家广电总局在厦门举办全国精品电视剧创作经验交流培训班。这是总局第三次举办精品电视剧创作培训班,前两次在2021年、2023年,分别聚焦建党百年、党的二十大的精品创作。此次培训班在“飞天奖”颁奖典礼同期举办,这样用心的安排,意义与期冀不言而喻。

这次培训班“配置”极高:国家广电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咏雷参加开班式,向学员强调培训的意义,提出培训具体要求;国家广电总局人事司司长桂本东主持开班式;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司长高长力主讲“开班第一课”。

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李国强专题讲述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著作等身的编剧高满堂与学员交流“素材家园”的重要性;尹鸿从文艺评论的角度分析新主流影视创作。培训班还邀请3位本届“飞天奖”获奖作品的主创授课——《三体》导演杨磊,《问苍茫》导演王伟,《欢迎来到麦乐村》总编剧、总制片人,《问苍茫》《风吹半夏》主创梁振华。

培训班学员“筛选”有的放矢:近70名学员参加此次培训,分别来自管理部门、广播电视机构、影视制作机构、网络视听平台等,以有作品的制片人、导演、编剧为主,学员主创或参与《狂飙》《警察荣誉》《鹊刀门传奇》《什刹海》《走向大西南》《小娘惹》《烟火人家》《库尔班大叔和他的子孙们》等佳作。

培训班“安排”极为丰富:除了含金量满满的授课内容、创作交流分享,参训学员还列席第34届电视剧“飞天奖”颁奖典礼和“飞天—星光”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文艺创作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培训班学员参加“飞天奖”系列活动,这是第一次。

“一飞冲天”的精品,是文艺创作永远要攀登的高峰。

朱咏雷表示,作为电视剧工作者,各位学员要通过此次培训,把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全面准确领会好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提高质量作为创作的生命线,以优秀作品书写时代发展与人民奋斗的新篇章,努力推出更多优秀作品。希望学员能够充分利用总局搭建起来的这个平台,进行充分交流、互相学习,并把学习到的优秀理念和经验带到实际工作中、推广到全行业去。

《肩负新的文化使命,推进精品创作生产》是高长力此次的授课主题。他以《山海情》《三体》《我们这十年》《县委大院》《功勋》《欢迎来到麦乐村》《我的阿勒泰》《山花烂漫时》等剧集的创作为例,为学员梳理了精品创作的“三个三”原则:三精标准——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三个环节——找准选题、讲好故事、拍出精品;三好资源——好的编剧、好的导演、好的演员。他还为学员梳理了未来3年的“大事件日历”,鼓励大家通过纵横坐标法找准重点选题,提前谋划、推出精品、反映时代律动。

“找准选题、讲好故事、拍出精品”是文艺创作遵循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创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三天培训,授课者把很多问题“穿”透了讲、揉“碎”了说,学员们深感受益匪浅。

如何用活历史文化的创作源泉?李国强向大家提供了不少“选题线索”。

围绕“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主题,李国强提到,加强青少年乃至全社会的历史教育至关重要,文艺工作者特别是历史题材的影视创作,肩负着这样一个神圣的使命,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才能形成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他也提供了一些“选题线索”,引起学员的极大兴趣。比如“妇好”,中国最早的女祭司、女将军,她的故事有很多还没被讲述;中国的科举制度被西方认为是“第五大发明”,对很多国家产生诸多影响。 ‍

科幻剧怎么拍?杨磊的观点是“首先,把科幻两个字忘掉”。

杨磊分享了《三体》如何一步步把科幻拉回到地面,通过强化科幻与现实的嫁接,让观众更有代入感。在他看来,拍科幻题材不是为了展现所谓科幻的外衣,更重要的是找到“为什么拍科幻”的理由,“科幻不是为了炫技,更重要的是在情感和文化嫁接中让其更有现实的落地感”。

好故事在哪里?高满堂“晒”出了三张地图。

高满堂写过62部剧,61部是原创,如《闯关东》般精彩的故事从哪里来?他授课时带给大家一个金句:作家不止有“精神家园”,还要有“素材家园”。

高满堂以三张“地图”呈现了其创作几十年来扎根的三个“根据地”,即其“素材家园”——黑龙江、山东、辽宁。三张地图上密密麻麻画着的圈,代表他去过一次、几次甚至多次的地方。他与学员分享了作家必备的几个技能:深邃的思想、高远的境界、个性的故事、悲悯的情怀、独特的人物、脱俗的情节、命运的咏叹、人生的鲜活、情感的节制、台词的留白……“我就是按照这个经验一直在这么创作着”。

编剧如何磨砺手艺?梁振华说,放弃“对标”这个悖论。

梁振华从创作者的觉醒和自律出发,分享作为编剧如何不断磨砺手艺,实现自我学习、自我更新和自我成长。在他看来,如果作品悬浮了,是因为时代和生活不在场。人,是叙事的永恒主角;态度,是创作者哲学课;情景诗学,则是故事之“睛”。他还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对标”是个悖论,“你们见过一部对标成功的精品吗?对标与创新本就背道而驰”。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如何破题?王伟说,首先要建立正确的史观。

“文章写得再漂亮,老百姓看不懂,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拍革命历史剧也是一样的。”结合《问苍茫》的创作破题,王伟分享,创作者要建立正确的史观,才能带观众正确理解历史空间下的社会生态、人物观点、行为逻辑,从而产生深度共鸣。而好的剧本、好的演员等是创作前提基础,最终是加分还是减分,生产环节很重要,“拍历史剧尊重历史就好,不要过度地去做所谓的‘创造’,真实是最有力量的”。

新主流影视创作如何探索方法论?尹鸿说了三个词:历史瞬间、共同记忆、迎头相撞。

“个人命运要跟历史瞬间去迎头相撞,才会激发大家的共同的情感记忆。这个瞬间必须要有历史和现实的质感,人物要有性格的完整性和独特性。”结合《觉醒年代》《山海情》《县委大院》等作品,尹鸿与学员们共同探讨了主流影视创作的方法论,并分享了影视创作的“四向”原则,即风格向上、伦理向善、社会向前、艺术向美。

授课嘉宾的诸多金句引发阵阵掌声,令学员茅塞顿开。不少学员表示,要学习高满堂老师的创作精神,深入到土地中去,去感受创作中的火热日常,也要像杨磊导演一样,敢于“冒险”,用扎实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打开更多题材的想象。

培训班还特意安排了一次分组讨论,“开放麦”的氛围让学员踊跃互动,积极寻疑解惑。有学员关心如何平衡市场和创作的问题,有学员请教创作灵感和人物塑造的要义,有学员咨询如何实现创作高效和节奏调整,有学员关心超高清对创作的新要求……

培训期间,广电总局启动了“飞天-星光”计划,该计划旨在进一步发挥优秀人才和典型作品引领带动作用,用五年时间力争培养一批优秀电视剧和电视文艺人才。总局电视剧司副司长刘文峰在结课时说,此次培训班的学员可以说是“飞天-星光”计划“第一方阵”,希望学员们多出精品。而彼此邀约“顶峰相见”的学员们也表达了参训所得,“这样的培训对我们创作人员就是滋养的沃土,希望以后还能有机会参训”“这次能有幸听到各位一线专家老师们的课真的给了我很多创作的勇气,让我重拾信心,更加坚定了创作精品的步伐和目标”。

来源:广电时评

图文编辑:青海省广播电视局信息中心

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发布于:北京市